美国301调查新动作: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加征关税听证会即将举行
3月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将于3月11日上午10点(美东时间)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听证室对中国在半导体行业为取得主导地位而采取的行为、政策和做法举行301调查公开听证会,以评估是否进一步对中国制造的,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通信设备等消费品的成熟制程芯片(legacy chips)加征关税。
一、特朗普政府推进拜登时期启动的301调查,可能施加更多关税
根据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的官方定义,28纳米是划分成熟制程芯片与先进芯片的重要界限。成熟制程芯片的制程节点为28纳米及以上,这类芯片多采用成熟且经过验证的制造工艺,如平面晶体管技术(Planar Transistor),而非先进制程的FinFET或GAA架构,其设计更注重可靠性、低功耗和低成本,而非极致性能。成熟制程芯片广泛应用于对先进制程需求不高的领域,如汽车电子、工业设备、消费电子、基础设施等。
美国商务部在2024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市场上约三分之二的电子产品含有中国制造的成熟制程芯片,而约50%的美国企业无法明确其芯片的来源,其中甚至包括国防相关企业。这一发现引发了美国政府对半导体供应链安全的担忧。
2024年12月,拜登政府启动了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301调查,以评估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对美国市场的影响,并于2025年1月1日起对中国制造的半导体产品征收50%的关税。特朗普于2025年1月20日重新入主白宫后继续推进该调查。此次听证会将决定是否进一步加征关税,以应对美国政府所称的“市场扭曲”问题。
二、听证会核心议题: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加征关税?
听证会的关键问题在于,美国是否应在现有50%关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征税率,以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扩张。各方利益相关者将在听证会上就政府政策、产业影响以及经济后果发表观点。
以“美国创新基金会”(Foundation for American Innovation)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中国正在利用美国的自由市场政策,削弱美国本土半导体企业的竞争力,并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他们强调,中国的补贴政策可能会使美国在硅碳化合物(silicon carbide wafers)等关键芯片材料领域失去市场份额,因此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在提交给USTR的文件中表示,中国的汽车芯片行业并未依赖反竞争或非市场化手段获取竞争优势,因此美国政府不应对中国芯片产品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
三、特朗普政府的半导体政策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听证会的召开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呼吁废除《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该法案由前总统拜登政府于2022年推动,旨在通过527亿美元的政府投资,提升美国国内半导体制造能力,并对英特尔(Intel)、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美光科技(Micron)、台积电(TSMC)等企业提供财政支持。
特朗普政府认为,政府对半导体行业的过度干预可能会导致市场失衡,同时他主张采取更加严格的贸易政策来对抗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这一立场表明,特朗普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对中国芯片企业的限制,并在未来采取更具侵略性的经济制裁措施。
四、未来展望:中美半导体竞争加剧
此次听证会的最终决定将直接影响中美半导体贸易关系。如果美国决定进一步加征关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可能会面临新一轮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中国近年来加速推进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努力减少对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技术依赖。面对不断收紧的出口管制和贸易壁垒,中国芯片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将成为未来的关注重点。
目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尚未公布最终裁决的时间表,但听证会的结果无疑将影响未来中美半导体政策的走向,并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
来源:合规小叨客,信息来源: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